江南地区河流湖泊密如蛛网,农村几乎家家有船,人人会划。捕鱼、采莲、养鸭、进城、赶集、走亲访友、送孩子上学、婚丧嫁娶,样样离不开船。古人创制了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——筏子,这是一种用树干或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的扁平状物。筏子,古时也称为“桴”、“泭”或“箄”。考古证明,至少在七千年前,中国已能制造竹筏、木筏和独木舟。最早、最简单的竹筏是由多根竹竿捆扎而成的竹排,沿江河顺流而下,也可以用桨、橹、篙来推进。《周易·系辞》云:“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。”、“刳”是割开、挖空的意思,“舟”是独木舟。其制作过程是,先选用一棵粗大挺直的树干,将不准备挖掉的部位涂上湿泥,然后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位,待其呈焦炭状后,再用石斧等工具砍凿,这样疏松的焦炭层很快就被“刳”尽,如此反复多次,独木终被“刳”成带槽的舟。“剡”的意思是削,“楫”即桨,就是说再削木头做成桨。
流行在江浙水乡地区的脚划船,又称“乌篷船”,当地都习惯称“小船”。脚划船的源起可追溯到春秋时期。当时曾到过越地的齐相管仲在《水地篇》中记载:“越之水重浊而泊,故其氏愚疾而垢。”因为古代越民赤脚劳作,故用脚划船。设有拱形船篷,船篷以竹篾为体,竹竿为拱,中间夹着竹箬的乌篷,通体黝黑。船首高翘,有的船头雕着“螭首”,以示吉祥,中间铺有木板,上置草席、枕头等,可坐可卧,一般可乘六人至八人。专门接送人过河的为渡船,又叫“过河船”、“摆渡船”、“送河船”等,平时停靠在河两岸的渡口处,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通过固定的航线到达彼岸。将舟和桥联系在一起的叫浮桥,又称舟桥、浮航、浮桁和战桥。这是一种将船、筏用绳索连接在一起,上铺木板作为桥身建造的桥梁。浮桥的起源很早,《诗经》谓:“亲迎于渭,造舟为梁。”这是以舟为梁。古时限于技术条件或其他原因,在尚未修建固定的桥梁之时,人们为解决交通的需要,便建造了这种浮桥,也可说这是由船(桥)发展至桥梁的过渡。